2013年至2021年底,邯鄲市累計增加森林和綠地面積1000平方公里。2021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4.1%,較2013年增長10.9%,林業總產值達74.9億元,經濟林面積達120.96萬畝,林果產量63.56萬噸。2020年底,邯鄲市和曲周縣、肥鄉區、邱縣、魏縣、臨漳縣被授予“河北省森林城市”稱號;2021年,館陶縣、廣平縣、雞澤縣、磁縣也進入省級森林城市行列
“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在這里騎行真是一種享受!”3月19日一大早,距邯鄲市主城區10多公里的武安市九龍山生態修復公園內,邯鄲市民李建平愉快地開始了周末騎行鍛煉。
上
九龍山生態修復公園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曾是一座山體裸露、礦渣遍地的荒山、渣山、垃圾山。近年來,通過植樹造林、生態修復,這里變得綠意蔥蘢、生機勃勃,成為邯鄲西部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變身周邊群眾休閑旅游、康養度假的好去處。
邯鄲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馮曉梅介紹,自2013年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以來,該市持續推進國土空間綠化,著力描繪林城相彰、林水相依、林路相襯的“邯鄲畫卷”,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讓廣大市民“推窗見綠,開門進園”,盡享生態福利。2013年至2021年底,邯鄲市累計增加森林和綠地面積1000平方公里。2021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4.1%,較2013年增長10.9%。
堅持多元投入,推進市場化造林
近日,筆者行走在曲周縣河南疃鎮的田間路上,看見路旁寬1.5米的路肩、邊溝筆直規整,行道樹發出新芽,透著生機。
“路肩和邊溝的造林空間承包給專業公司,林木收益由公司與農戶按一定比例分配,最終實現‘社會得綠、企業獲利、農民受益’多贏。”曲周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白濤介紹,該縣開展林網、路網、水網、田網“四網”建設,整合林業、水利、農業等部門涉林資金打捆使用,對市場化造林主體進行獎補,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植樹造林,有效破解了政府投入不足難題。今年春,全縣發放獎補資金350萬元,帶動社會投資800余萬元。
堅持城鄉統籌、多元投入,邯鄲市把森林城市創建的各項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在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林業項目資金支持基礎上,采取“政府主導、規模造林”“一企綠化一荒山”“政府流轉、公司造林”“連片開發、政府獎勵”以及股份化造林等多種模式,引入市場投資,培育多種造林主體。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來,邯鄲市累計投入50多億元,其中市縣兩級財政投入近10億元,撬動社會資金40多億元。目前,全市民營林業業主達1.07萬個,其中規模100畝至500畝的有608個,500畝至1000畝的有243個,1000畝以上的271個,武安市宇綠源、智壽園和涉縣以嶺藥谷等建設規模均達1萬畝以上。去冬今春,民營企業、造林大戶、林業合作組織完成的造林面積,占全市造林總面積的80%以上。
圍繞西部山區、城區周邊、東部平原三大空間布局,邯鄲打造“一帶一環和千村百網多基地”,構建太行山區生態防護體系、環主城區生態景觀體系和平原區農田林網防護體系三大生態體系,全市形成全域增綠、城市擁抱森林的態勢。
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邯鄲著力構建大綠化格局。2020年底,邯鄲市和曲周縣、肥鄉區、邱縣、魏縣、臨漳縣5個縣(區)被授予“河北省森林城市”稱號。2021年,館陶縣、廣平縣、雞澤縣、磁縣也進入省級森林城市行列。今年,該市力爭實現省級森林城市全覆蓋。
拓展造林空間,實現應綠盡綠
魏縣泊口鎮申莊村的“漁舟湖”碧波蕩漾,環湖四周遍植綠柳,鋪有健身步道,湖畔小廣場上還有健身器材,供村民們休憩健身……“原來這里是一處廢窯坑,環境臟亂差,特別是夏天臭氣熏天。經過清理垃圾、綠化美化,發生了很大變化。”村黨支部書記申紅亮說。
“利用廢窯坑土地建設蓄水坑塘,僅泊口鎮就打造坑塘13個,水面總面積達1200余畝。”魏縣林果開發服務中心主任劉衛國介紹,該縣將坑塘治理與鄉村產業振興相結合,首先通過綠化改善坑塘環境,進而發展中藥材、蓮藕種植、淡水魚養殖等“坑塘經濟”,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發展“坑塘經濟”,是邯鄲市利用“三荒四旁”拓展造林空間的一個縮影。針對不同區域地理環境、植樹條件,該市推進“西部山區荒山、荒坡、荒地森林化,東部平原路旁、水旁、村旁、宅旁園林化”的“三荒四旁”綠化,著力打造“林水相依、林山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的生態景觀。
實施山區生態修復。堅持飛播造林、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相結合,先后啟動太行紅河谷、響堂山、天保寨等荒山綠化重點工程。將礦山治理與生態建設、產業轉型相結合,累計修復礦山3萬余畝,打造了武安國家級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治理示范區。圍繞紫山、佛山、九龍山、康湖、西湖、沁河“三山兩湖一河”,全力推進邯西生態示范區建設,高標準打造康湖生態文明示范區、邯鄲園博園等景觀節點,建成復興區沁河郊野公園、武安市東山森林公園等精品游園。
實施鄉村綠化。啟動村莊綠化三年攻堅,開展“千村綠化”工程,主要進出村道路、空隙地、庭院、街道、村莊周邊、房前屋后、閑散荒地全部綠化。累計完成綠化16萬畝以上,東部10縣全部建成省級園林城市,建成國家級森林鄉村58個、省級森林鄉村108個,打造了“春有花、秋有果、記得住鄉愁”的生態景觀。
編織環城生態林網。對京廣高鐵、京港澳高速、大廣高速、邯大高速、青蘭高速和國省干道兩側林帶進行更新補植,全力推進滏陽河、躍峰渠引漳濟沁兩岸綠化工程,道路綠化率達到93.9%,水岸林木綠化率為85.61%,初步形成城鄉一體、田林交錯、點面結合、多層次、立體化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
提升城區景觀顏值。在主城區實施“拆墻透綠”、公園植樹增綠、邯鄲園博園周邊綠化提升、“鮮花扮城”等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各道路、公園、廣場及500余個單位小區增植大葉女貞、木槿等喬灌木22萬株,增植大葉黃楊、月季等模紋植物162.6萬株,改造、新建綠地花卉27萬平方米,營造了“三季有花、四時有景”的園林景觀效果,實現出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發展林果產業,讓百姓共享生態福利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林業重點工程為依托,邯鄲將林果種植、旅游休閑、健康養生、娛樂運動等與森林資源融合,激活林業第三產業,使城鄉居民共享生態建設成果。
林果產業蓬勃發展。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專業化經營”原則,采取新品種、推廣新技術,建設一批規模化、標準化林果基地,逐步形成西部山區核桃、花椒、雙季槐,東部平原蘋果、梨、桃、文冠果以及花卉苗木等各具區域特色、優勢互補的高效林果產業發展格局。去年,全市林業總產值達74.9億元,經濟林面積達120.96萬畝,林果產量63.56萬噸,花卉生產總面積5.8萬畝,花卉年產值2.2億元。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林蔭空間和林間環境,開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等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全市林下經濟經營主體180多家,林下經濟面積17.8萬畝,產值近3億元。
新型業態快速興起。進一步完善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郊野公園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以森林為依托的旅游、休閑、康養等新興業態,全力推動森林旅游特色鄉鎮、特色村莊建設,建成峰峰藥王谷、涉縣王金莊萬畝梯田等一批優秀森林旅游景點。邱縣“文冠莊園”田園綜合體成功入選國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全市森林旅游人數逐年遞增。
森林功能充分發揮。加快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郊野公園等大中型生態休閑場所建設,設立參與式、體驗式生態科普場所73處,充分發揮森林的功能和效益。在公園景區、主要道路和水系兩側,建設新型綠色出行城市綠道和休閑山水綠道,全市居民每萬人擁有的綠道長度達0.8千米。主城區及各縣(市、區)建成多處綜合性公園以及眾多休閑綠地、口袋公園,免費向公眾開放,讓群眾切實享受森林城市建設成果。
日前,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自國家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名單批復以來,我省有序推動該項工作,組織召開視頻培訓會,制定并印發《貴州
遵義市匯川區教育體育系統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隊伍建設為抓手,以人民滿意為目標,全面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
近日,筆者從仁懷市禁毒辦獲悉,該市以禁毒大掃除專項行動為契機,以創建貴州省禁毒示范城市為目標,以農村毒品問題治理為抓手,以守底線、
德陽市一季度62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其中,總投資120億元的德陽川發龍蟒鋰電新能源材料基地項目,是德陽建市以來投資最大的單體工業項目。
近日,省政府印發《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圍繞健全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服務優質均衡發展、加強公共服務供
近年來,宿州市埇橋區多措并舉,建強鄉村人才隊伍,助力鄉村振興。埇橋區出臺高質量推進雙招雙引工作實施方案,成立雙招雙引工作領導小組,
近日,記者從和縣交通運輸局獲悉,去年以來,該縣持續推進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管理機制,堅持管養并重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對于減輕洪水、干旱和風沙災害、保護生態環境有重要意義。安徽今年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近日,省水利廳印發《安
2022年巢湖藍藻水華應急監測工作近日啟動,將持續至11月15日。根據衛星遙感監測、湖區巡測和水質監測結果,按照生態環境部關于開展重點湖庫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黑龍江省鼓勵總部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吸引總部企業落戶我省,支持總部企業高質量發展。這些政策措施包括以下
今年是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作的收官之年,3月13日,記者從省地震局獲悉,截至目前,我省地震災害風險普查的全部調查任務已完成。目前,海城
今年,我省將加強成品油質量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以及無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擅自生產等違法行為。這是3月12日記者從省市場監管局
日前,省林草局、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聯合下發《遼寧省一般濕地的確認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和《遼寧省一般濕地管理辦
為切實發揮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輻射帶動作用,有效促進我省兒童疾病診治能力持續提升,日前,遼寧省兒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成立。中國醫科大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全面加強黑土地司法保護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一環。記者3月13日從省法院獲悉,去年以來,全省法院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
山東聚焦重點開展春耕農資拉網式排查
農資作為農業生產的基礎,直接關系到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今天上午,在2022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視頻會議后,山東接續召開全省
前兩個月山東經濟運行穩固總體平穩向
省統計局發布了山東經濟開年數據。今年以來,在宏觀政策發力和市場主體努力的共同作用下,前2個月全省經濟延續了去年以來回升向好勢頭,工
山東集中開展煙花爆竹經營安全專項執
即日起至5月中旬,山東在全省范圍集中開展煙花爆竹經營安全專項執法檢查行動。記者從省應急管理廳了解到,本次專項執法檢查以煙花爆竹批發
山東組織開展法人治理規范整治工作
記者近日從省社會組織管理局獲悉,自2022年3月至11月,山東將在省管社會組織中開展法人治理規范整治工作,整治內容包括黨建工作、法人治理
山東啟動2022年公共就業服務業務競賽
近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山東省第二屆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競賽活動的通知》,啟動2022年全省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競
山東德州召開全市招商項目線上簽約會
德州市召開全市招商項目線上簽約暨重點項目開工調度工作會,各縣(市、區)全部參與線上簽約,共計143個項目,總投資955 79億元,涉及高端裝
前2個月安徽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
3月21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今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穩中提質,實現開門紅。前兩個月,全省進出口1128億元,同比增長22 3%,增幅高于全國9個
安徽發布通知要求建筑工地實施封閉管
近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關于加強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和消防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建筑工地嚴格實施封閉管理,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工地
安徽出臺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實
日前,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安徽省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末,全省50%以上的規模養殖場實施養殖減
山東肥城市立足基礎培植五大優勢產業
今年以來,肥城市錨定工業強市,立足產業基礎,精準把握發展趨勢,以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為抓手,聚力培植五大優勢產業鏈,實行鏈長制,推動
山東泰安出臺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
為深入實施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與主營業務收入雙倍增目標,近期,泰安市出臺重點產業鏈(集群)鏈長制工作方案,全
福建南安發布2022年道路交通項目建設
記者從南安市交通運輸局獲悉,《南安市2022年道路交通項目建設計劃》出爐(以下簡稱《計劃》),將統籌推進58個項目,年度計劃投資32 3976億
福建南安市開展“黑氣點”專項整治行
近日,南安市城市管理局在水頭鎮開展黑氣點專項整治行動,共取締3處無證銷售液化氣的黑氣點,暫扣液化氣鋼瓶76個。據悉,經執法人員前期調
福建石獅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7.
據《石獅市2021年1—12月經濟運行情況》顯示,2021年,石獅市消費市場活力逐步回升,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全市累計實現限額以上商業銷售額204
2021年安徽雷霆出擊保險業詐賠騙賠行
2021年,我省保險業祭起反欺詐旗幟,雷霆出擊保險業詐賠騙賠行為,建立工作組聯合研判機制,全年共核查車險疑似風險數據4 7萬條,交互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