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蘇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句(蘇軾詩)
      發布時間:2023-07-08 23:04:10 文章來源:互聯網
      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句,蘇軾詩這個很多人

      1、優秀的詩歌常常被人稱為“妙不可言”,于是人們便尋找各種方法來闡說那“不可言”的詩之奧妙。

      2、人們不僅從詩歌的意境、情韻等方面深究詩的深層的秘奧的意義,而且還從詩的表現手法、形式要素等方面解析成功詩作的創作技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本文主要談談古典詩歌中“無理而妙”的表現方法是如何從技巧上去形成詩之奧妙的。

      4、首先看兩個小例子。

      5、   胡小石《杜甫小箋》對《北征》“我行已水濱,我仆猶木末”二句作注解時說:“人非猿猱,何得行于樹杪?蓋詩人寫景,往往只取片時之感覺,納入文字,不俟說明,驟見似無理,而奇句卻由此而生。

      6、……所謂詩要通,又要不通,要不通之通。

      7、”這里的“不通”,是指在“人非猿猱,何得行于樹杪”這個事理上的“無理”;這里的“通”是指詩人急于“蒼茫問家室”的情理上的通,以事理上的無理來藝術地表現情理上的有理,這就是蘇軾所講的“無理而妙”。

      8、   宋祁《玉樓春》上片末句是“紅杏枝頭春意鬧”,李漁《窺詞管見》認為:“‘鬧’字極粗極俗,且聽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當見之詩詞”。

      9、理由是“此語殊難著解。

      10、爭斗之聲之謂‘鬧’;桃李‘爭春’則有之,紅杏‘鬧春’,余實未之見也。

      11、‘鬧’字可用,則‘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

      12、”但方中通在《與張維四》(見《續陪》卷四)一文中反駁了李漁的觀點,認為《玉樓春》詞“非一‘鬧’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紅耳。

      13、詩詞中有理外之理,豈同時文之理、講書之理乎”?到了王國維,更是稱贊《玉樓春》“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見《人間詞話》)。

      14、其實,李漁所講的“殊難著解”,是在按事物的物理之理解詩;而方中通所講的“理外之理”,則是按物理之理以外的藝術之理解詩。

      15、這種“理外之理”,就包含了“無理而妙”的藝術表現方法。

      16、李漁的方法,解不出以事實上的無理來表達藝術上的有理的詩歌的精妙情韻,所以他才感到“殊難著解”。

      17、   除了個別句子運用“無理而妙”的手法外,還有通篇運用“無理而妙”手法的。

      18、   漢樂府《上邪》擬女子口吻,描寫忠貞不渝、誓死不二的愛情。

      19、詩云:“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20、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一個女子在束縛極嚴的社會環境下,能夠寫出這么率直大膽、熾熱粗豪的愛情詩,的確是令人驚奇。

      21、因為社會倫理道德束縛了青年男女之間的自由純真的愛情的表達;人們對愛戀的渴求,在環境的壓抑下,轉化成了沉淀到思想深處的潛意識。

      22、當這種受壓抑的潛意識由于偶然契機被撩發上來突然發泄時,便表現出許多不合常理常情的狀態。

      23、與表現這種不合常理常情狀態的內容相符合,在藝術手法上,詩中所傾訴的“與君相知”的心曲,便不是采用《詩經》中常用的賦、比、興的手法去表現,而是以“無理”、“不通”的描寫來凸現和渲染人物心靈深處強烈而復雜的感情活動。

      24、這如同小說《紅樓夢》第一回所寫的:說起來“雖近荒唐,細按則有趣味”,“荒唐”就是“無理”,“有趣味”就是藝術上的美妙之處。

      25、所謂“無理”,是指詩中寫了五種不能實現的自然變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有了這五件事,“乃敢與君絕”。

      26、五件事純屬荒唐,根本無法實現,這就是這首詩在藝術描寫上違背客觀事物常理的荒謬性;所謂“有趣味”的美妙之處,是指這五件事雖悖于物理,卻符合人物的真實心理。

      27、詩中的女主人公,把在客觀現實中永遠無法實現的事情,放在自己的心理上去建構,任意想象出來的五件事情所組合成的藝術意象,就成了那心中如熔巖奔涌的情感,失去了事物常理的真實,卻取得了人物心理的真實。

      28、這種真實表現在它超越了自然的時空序列而具有心理的時空觀念,成為意識中的幻象。

      29、從自然事物的常理上看,它是荒謬的,從人的意識活動上看卻是符合心理特征的自由聯想。

      30、因為人的心理想象活動帶有隨意性、跳躍性、無邏輯形式,能夠從這一種意象瞬間轉變為另一種意象。

      31、運用這種“不通之通”的藝術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感情,就使得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獲得了廣闊的背景和豐富的內涵。

      32、它不僅內容奇特,而且其“無理而妙”的藝術手法也令人驚奇嘆服。

      33、   敦煌曲子詞中有一首《菩薩蠻》,詞云:“枕前發盡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

      34、水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

      35、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

      36、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

      37、”詞中疊用六種自然界絕不可能出現的事情作為盟誓,表達海枯石爛永不變心的真摯愛情。

      38、與《上邪》相比較,雖然將一意貫底的直說翻成了兩層意義的疊加,然而同樣是以不通之事寫人之常情,于事理虛假,于情感真切。

      39、讀者從作品中感受到的是詩人所抒寫的激蕩在心靈中的強烈情感,卻不會去指責詩人在作品中瞎編亂造那些違背客觀事理的事情。

      40、語言上無理,藝術上精妙,這樣描寫不但沒有妨礙詩意的表達,反而在詩境上曲折而更深一層;這就是“無理而妙”的藝術手法使作品具有的自然天成的美感特征所產生的審美效應。

      41、用脂硯齋評點《石頭記》的批語來說,這種作品是“至情至理之妙文”。

      42、   應該說,“無理而妙”是一種相反相成的藝術辯證法在詩歌手法上的具體表現。

      43、梁代王籍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若耶溪》),是以動景寫靜景,是藝術上的相反相成。

      44、“無理而妙’的表現手法也與此同理:表面說出來的是“反話”、“錯話”,實際表達的卻是深層意義的“正話”、“對話”,從而在說的方式與說的意義兩者之間構成了讓讀者回味不盡的奧妙。

      45、這種情景也就是古人所說的“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惠洪《冷齋夜語》)。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