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阿那亞戲劇節正式啟幕 讓戲劇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熱點評
      發布時間:2023-06-17 15:01:15 文章來源:封面新聞
      來自中央戲劇學院的蔚雨晗是候鳥300戲劇板塊《達夫達夫》的演員,她向

      封面新聞記者羅海韻 攝影報道


      (資料圖片)

      6月15日,為期十一天的阿那亞戲劇節正式開幕,三十七部海內外特邀劇目、八部重磅劇目、上百場演出在阿那亞社區繽紛呈現。此次戲劇節由孟京輝、章子怡、陳明昊擔任藝術總監,崔健、程耳、管虎、郝蕾、段奕宏等27位來自各個藝術領域的知名人士擔任藝委會成員,全球頂尖戲劇導演和劇團齊聚海邊,邀請觀眾共奏戲劇與生活無限交融的詩意交響。此次戲劇節以“呼喊和細語”為主題,用兩種聲音創造情感的深度,直指人們面對命運的方向和選擇。

      2023年阿那亞戲劇節

      經過兩年的沉淀,2023阿那亞戲劇節以更加開放、多元、豐富的面貌,與天南海北的朋友們再次相見。青年藝術家們帶著璀璨的故事齊聚阿那亞,兌現闊別兩年的戲劇之約,來自全球的國際劇目、知名導演、劇團加入,以友好之姿打破文化邊界,連接起一座溝通交流的橋梁。大家因戲劇而相識、相見,共同創造一個海邊的戲劇時空,一同走進遼闊深邃的戲劇世界。戲劇藝術化身為阿那亞戲劇節里的夢幻景象,無論是文學愛好者,還是戲劇發燒友,都能在沙灘、劇場、禮堂找到屬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在海邊,在禮堂,在書店,在森林,戲劇的靈感和力量隨時隨地展開,不同劇目跳脫出傳統的劇場空間,加深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鏈接。當藝術真正融入生活,來自不同劇團、有著不同表演風格的創作者們聚到一起,又將碰撞出怎樣的靈感火花?在阿那亞戲劇節候鳥300戲劇板塊里,有39組戲劇、身體劇場類作品來到沙城,以嶄新的方式呈現150場演出。在一個沒有邊界的舞臺中,300位不同背景的創作者帶著原創的、屬于任意領域的作品來到海邊,共同棲居、共同創作300小時,在創作中凝結起同呼吸的藝術命運共同體。

      來自中央戲劇學院的蔚雨晗是候鳥300戲劇板塊《達夫達夫》的演員,她向封面新聞記者介紹道,“小說家郁達夫1945年穿著便服在自家門口失蹤,《達夫達夫》的故事從這一天開始,講述了這位頹唐的作家歷經家變、情傷、再婚的全部過程”這部充滿創意和想象色彩的話劇,于6月17日在濕地板球場劇場上演,邀請觀眾在這場流動的盛宴中,看郁達夫自述“我身在何處”。

      候鳥300作品《達夫達夫》

      同樣在濕地板球場劇場上演的,還有來自成都海龍工作室的劇目《七首詩》,這部作品包含了八首詩、九部戲、十支曲子,融合了荒誕派戲劇與現實主義詩歌。依著六月的樹構建舞臺,演員讀給風的詩,讀給天空的詩,在自然里演奏出一段電子樂,讀觀眾的詩。尤為有趣的一點在于,主創團隊邀請觀眾分享各自的詩歌,由衷地希望和觀眾一起完成劇目的互動環節。導演劉英杰的作品曾入選2022阿那亞候鳥300,談到此次來到戲劇節的感受,他坦言多少需要一些適應的過程,“在劇中,我有大段臺詞是散文詩式的獨白,一口氣演下來非常耗體力,與此同時,當表演空間從劇場變換到大自然中,我需要關注方方面面的變化,這也很考驗我的把控能力。”

      候鳥300作品《七首詩》

      年輕創作者們的表達涵蓋了戲劇、影像、詩歌等不同領域,用集體的智慧和創造力,打破了藝術的規則和想象的邊界,將創作的定義權還給自己。與此同時,孟京輝導演的《十二首情詩》在阿那亞孤獨劇場首演,由陳明昊導演的開幕大戲《紅色》于6月16日阿那亞白色劇場上演,丁一滕導演致敬馬塞爾·普魯斯特的作品《發呆》于6月17日在沙丘劇場上演,還有諸多海內外享有盛名的導演攜作品造就酣暢淋漓的戲劇盛宴。

      《十二首情詩》劇照(圖據主辦方)

      在今年的阿那亞戲劇節,“公共藝術”板塊還將延展出戲劇巡游、海邊工坊、海邊放映、海邊對話、青年導演峰會五大內容板塊,為人們創造前所未有的多維藝術體驗。不同的藝術單元折射出繽紛戲劇色彩,引領人們在戲劇的不同聲量與情緒表達中,與世界同頻對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關鍵詞: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