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入了雙創50的“坑”,我該后悔嗎?
      發布時間:2023-06-06 12:14:50 文章來源:養基司令
      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滬深兩市今年以來的表現,司令覺得“綜強成弱”比

      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滬深兩市今年以來的表現,司令覺得“綜強成弱”比較貼切!截至6月5日收盤(下同),上證綜指上漲4.63%,深證成指下跌0.63%,后者更能反映大家真實的投資感受。


      (資料圖)

      “滬強深弱”行情,在科創板和創業板身上,同樣體現的淋漓盡致!今年以來,科創50指數上漲9.57%,創業板指下跌6.16%,兩者回報率相差近16%。如果不巧上錯了車,那今年的投資體驗絕對是天壤之別。

      熟悉司令的小伙伴都知道,我有個“三年定投之旅”組合!本來是包括了4只指數基金,分別為: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中證500指數增強基金、創業板指數基金、科創50指數基金各1只。去年時候,想著科創創業50指數(以下簡稱“雙創50”),同時覆蓋了創業板和科創板龍頭股,出于“省事”就把兩只產品,替換成了一只雙創50ETF聯接基金。

      萬萬沒想到,今年一不小心就入了雙創50的“坑”。截至6月5日,雙創50今年下跌5.34%,大幅跑輸科創50。如果手中還是拿著創業板指和科創50,同樣的金額各分一半,那么兩只指數平均回報率1.71%,也比現在要多出7個多百分點。

      或許有小伙伴會問,雙創50指數的50只成分股,分別從科創板和創業板中挑選出來,為什么今年表現卻更接近創業板指呢?

      想要了解清楚一只指數,我們可以從以下3個角度出發(以下數據來源:Wind):

      1、權重行業占比

      以申萬一級行業為例,雙創50前三大權重行業依次為:電力設備(35.24%)、電子(26.66%)、醫藥生物(18.85%);科創50前三大權重行業依次為:電子(52.93%)、電力設備(17.20%)、計算機(10.73%);創業板指前三大權重行業依次為:電力設備(35.54%)、醫藥生物(20.56%)、電子(8.86%)。

      可見,雙創50指數的第一權重行業,與創業板指數相同,都是電力設備行業。今年新能源車板塊表現疲弱,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雙創50。而科創50指數中,TMT行業權重占比更高,更加符合今年ChatGPT、AI算力、芯片等強勢賽道風格。

      2、成分股權重占比

      雙創50成分股合計50只,其中科創板個股24只,創業板個股26只。盡管從數量來看各占一半,但是科創板個股權重占比僅為34.64%,這意味著創業板個股權重占比近三分之二。從前十大權重股來看,這種特征更加明顯!雙創50前十大權重股依次為:寧德時代、邁瑞醫療、陽光電源、匯川技術、中芯國際、金山辦公、億緯鋰能、中微公司、智飛生物、瀾起科技,合計占比53.38%。其中科創板個股4只,權重占比僅為16.36%。

      從而模糊而大致地可以推測,科創板走勢對雙創50影響近占到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都來于創業板走勢對它的影響。

      昨天,市場上還流傳一篇“小作文”(未經核實的消息),某個公眾號上說寧德時代被踢出特斯拉北美供貨商。盡管寧德時代回應該消息不屬實,但是昨天股價還是出現了大跌。作為雙創50第一大權重股,近期疲弱表現對指數也有所拖累。

      3、板塊消息面利好

      相較于創業板而言,科創板今年利好的消息無疑更多些。比如,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不斷擴容,截至今年5月底(下同),已經有528家成功上市,資金加速流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有18家科創板公司成功“摘U”,上市后盈利情況出現明顯好轉;兩只科創50ETF期權合約品種近日上市,意味著科創板也有了場內風險管理工具,對資金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

      經過以上3個角度分析之后,今年科創50表現強于雙創50、創業板指,或許并不令人意外!

      所以,單從今年表現來看,司令把“三年定投之旅”組合里的兩只指數替換成雙創50,說不后悔那是假的。也有人說“雙創50=科創50+創業板指”,這樣一分析看來都是假的!

      那么,問題也就來了,接下去應該堅守雙創50,還是再替換成科創50呢?

      一顆紅心,兩手準備!

      雙創50指數今年跌更多,估值百分位處于歷史低位!目前,雙創50指數市盈率TTM約33倍,處于近三年2.45%分位數;科創50指數市盈率TTM約44倍,處于近三年36%分位數;創業板指市盈率TTM約32倍,分位數處于近三年最低位置。既然是長線定投組合計劃,從“性價比”角度還是繼續堅守雙創50。

      不過,考慮到今年市場主線明顯偏向科技賽道,蘋果VR頭戴設備發布,或有望繼續刺激游戲傳媒等科技板塊。而買入科創50等于一鍵配置了半導體芯片和計算機板塊,后續AI賽道發力同樣也能沾光。因此,短線操作上堅定重回科創50的懷抱!

      好了,今年投資上你有哪些入“坑”的事嗎?歡迎留言來說說。

      歡迎關注“養基司令”,本號「輕」財經資訊,「重」選基技巧,堅持用數據說話!

      整理數據不容易,辛苦動動手指點贊支持。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購買前請仔細閱讀法律文件,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有任何問題,麥克風交給你們哦~~

      關鍵詞: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