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今日關注:陸家嘴論壇|上海自貿區如何促進全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登上新臺階?
      發布時間:2023-06-09 01:00:55 文章來源:央廣網
      6月8日,以“全球金融開放與合作:引導經濟復蘇的新動力”為主題的第十


      (相關資料圖)

      6月8日,以“全球金融開放與合作:引導經濟復蘇的新動力”為主題的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在上海開幕。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全體大會二:自貿試驗區功能提升與金融高水平改革開放”上,與會嘉賓圍繞自貿區促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等問題展開討論。

      全體大會二:自貿試驗區功能提升與金融高水平改革開放現場(央廣網記者 郭振丹 攝)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方首席代表周小川表示,從國內外一些實例研究對外開放思維和分析框架可以發現,無論是上海自貿區,還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都涉及政策體制的取向選擇。選擇決策的基礎是經濟分析,而經濟分析取決于分析框架,這跟思維方式有很大關系。

      周小川回憶,十年前國家開始考慮在上海設立自貿區,當時各種輿論和想法都有。“有人明確提出要拉一個鐵絲網,否則海關、稅務的管理會出現很多問題。”當時上海有關方面的領導都明確上海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和國內的經濟聯系不能隔斷,交往不能不方便,所以不選擇拉鐵絲網的物理隔離方法。“如今看來,這個選擇十分正確。”周小川說,“建設自貿區過程當中,可以采取一些技術手段,包括電子和數字化的手段來加強管理,但盡量避免通過物理隔離的方法進行海關和稅務的管理。”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上海自貿區作為第一個自貿區建設,可以用三個“一”來評價其作用。第一個“一”是建立起了以深化政務體制改革為重點,同時以對接國際貿易投資高標準規則為引領,以擴大投資領域開放、推動貿易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為內容的一套制度體系。第二個“一”是形成了供其他地方可復制、可推廣的一批經驗和做法。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1家自貿區,上海自貿區為其他地方的自貿區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第三個“一”是促進了全國高水平對外開放上了一個新臺階。

      屠光紹指出,金融作為上海自貿區建設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對外開放上起到了四個方面的突出作用。一是建起了一套自貿區自由貿易賬戶,二是境外融資和跨境資金流動在宏觀審慎監管方式方面做了重大調整,三是在自貿區設置了面向國際投資人的交易平臺,四是吸引了一大批機構的集聚,特別是境外的金融機構向自貿區集聚。

      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吳富林提出,當前上海自貿區形成新格局,要積極處理好三對關系:“一是政府與市場的協同策應,讓市場主體的交易成本最小化,社會的經濟效益最大化;二是集聚和輻射的兩端發力,形成錯落有致的、功能互補的立體陣形;三是制度、技術和文化三維推動,制度是基礎,技術是路徑,文化是土壤。”

      中國銀行董事長葛海蛟認為,接下來,可以從三個方面推動上海自貿區的發展,繼續推進商品和要素跨境自由流動,助力上海在國際產業發展合作格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提升資金跨境融通便利化水平,助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創新數據自由流動新方式,完善數據跨境流動監管機制。

      關鍵詞:

      樂活HOT

      娛樂LOVE